如何運用推拿手法治療腰痛

很多人以為推拿就等於按摩,事實並非如此,但要公眾了解當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。今次吳醫師我想說的是如何運用推拿手法治療腰痛,有些人認為按摩為舒適型,推拿為治療型。這可能由於手法上的不同,而令感受力度相對不同。但事實上推拿手法還可以包括點法、壓法、摩法、拍法、拿法、按法、推法、擦法等等。不同情況可以運用不同的手法治療各病症。 如何進行推拿治療 推拿前必須詳細檢查患病部位,針對肌肉筋骨的勞損程度進行治療,用不同治療手法,以腰部範圍為主,輔以周邊部位或相關穴位,進行點、按,壓、拿、推、扳等治療方式,令到局部位置達到鬆解、通經、活血、復位等作用。例如長期久坐的辦公室人員,腰部因姿勢不當而氣滯血瘀,通常伴有腰椎錯位,治療上除用手法通經活絡,可加上復位,加強治療效果。 針對腰痛問題,其實只要平時做好預防,將腰痛的病因從輕解決,自然發作率大減。 [...]

腰痛

腰痛閒談

平時就診時,時常聽到病人覺得自己患有坐骨神經痛,呢一點令到吳醫師深感不解,現代醫學對坐骨神經痛的診斷有一定的檢查依據及臨床症狀,例如MR檢查等,但宜家坐骨神經痛這個病種已演變成腰痛的代名詞。只要感覺到腰痛,大家就會覺得係坐骨神經痛。事實當然不是這樣。 咁點解會出現腰痛? 在中醫角度上,腰痛病因包括感受外邪,濕熱內困,氣滯血瘀,氣血不足等。 感受外邪例如平時感冒傷風時,時常會感到全身疼痛,通常集中在腰背頸處,更甚者會感到如有腰折,不能彎腰或站立。這是因為身體被風邪入侵,困於腰背,影響經絡不通,所以致痛。此類病人通常會兼有感冒症狀,如流涕,咳嗽,頭痛,發燒等,較易分辨。 濕熱內困型 濕熱內困這類病人在香港十分常見,因香港氣候影響, 就診中醫時,常會提及病人身體近來濕熱程度如何。如濕熱過多,內困於臟腑,特別困於腰背,就會容易引起腰痛,此類病人常見同時兼有脾胃不適等症狀,如胃脹胃痛,胃氣多,大便爛等。 氣滯血瘀型型 氣滯血瘀型病人原本以身體勞動多人群常見,例如運輸業,需常搬運重物,或整天長站,除此之外,現也常見於辦公室人員,因長期久坐使用電腦而致。此類病人常因身體動作或姿勢長時間處於同一種類型,而導致局部筋骨長期使用而不能適當休息,形成勞損。另外,急性腰扭傷或跌倒也是常見病因。 氣血不足型 氣血不足型病人主要以自身氣血或臟腑功能不足而導致腰痛。例如縱欲過度而致腎精不足,引起腰痛。又如月經期間氣血不足而致腰痛。年長者因整體氣血偏差,故常見腰部不適。 更新日期:11/11/2018 [...]